留学生凭什么认为自己值得更高的工资?月薪过万成终极目标?!
本文作者:木棉大人
本文已由作者授权原创发布
如需转载、投稿请联系:info@ieltsbro.org
十一月是香港高校毕业典礼
说到毕业这个话题的时候我和朋友都愣住了,仿佛她不曾在香港科技大学修仙一年抱怨着食堂抱怨着巴士,仿佛我不曾在香港中文大陈酿一年学学粤语吃吃港式茶餐厅。
这一年太快了。
两个人叹息着,戳着盘子里的甜品,若无其事掩盖不舍。
去年九月入学,今年五月结课,十一月毕业典礼翩然而至。
没有假期,加班加点,密集上课,榨干时间,周六可能一天你会跑遍珠海广州深圳忙于实践课,周日可能一天你追寻香港本地文化做项目傍晚还在安静村落里访问老一代人的历史记存。这就是我对中大读研日子的一些恋恋不舍小记忆。
忙忙碌碌,似乎也就是留学生的日常。
在一年研习之后收到的来自学校的毕业典礼邀请函,似乎就是对平时勤勉的最大奖励。它温柔跟你说“孩子,欢迎来到成人世界”。
但总会有一些迷茫,毕业到入职阶段。
朋友圈里各个港校什么港大中大科大城大浸会毕业生都在吐槽着方方面面。
我一个城大的姐妹说:“OK,为了就职新搬的房子房租每月是一个Gucci包,这就是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吧”
我:“希望这狼壮一点”。
是的,如果工作是狼。
毕业生们就要成为猎人。
没毕业前,招聘会已经无所不至。
你还在心里默念大学之道,为人之道,却不知道什么是工作之道。
脱离象牙塔。
还没有人告诉你怎么去做一个完美的工作者,在职场里面找到你信任的伙伴,合适的领导,以及让人艳羡的薪资。
谈到薪资。读高中时奶茶还是十元以内,辣条还是论元论角,普通人拿个几千也开开心心的很。现在,也有可能是身处香港。得嘞,20万每月的人也比比皆是。
看过几个调查,例如“港大毕业出来月薪不超过20万正常吗”,还有,“科大就业率之高说明了什么”,又或者“毕业一年,中大er都在干什么”这类文章。
名校给予我们的鞭策力
名校给了毕业生们很大的鞭策力。
一方面你不敢说要做什么喜欢的工作,因为或许不赚钱;
一方面你可能拿到了很好的offer,但或许你很累。
好像生活就是两难全。
又好像学历带给我们唯一的护身符可能就是你的时间开始值钱。
但该有的辛苦该有照有一样不缺。
就拿这个我生活接近两年的地方来说。
很多人知道今年香港超过纽约成为世界第一富人区,但很多人不知道坐个地铁走个路,LV的包简直随处可见;
很多人知道香港吃顿饭动辄上百上千,但很多人不知道自己买菜做饭的成本也并不比内地的下馆子吃便宜多少;
很多人知道香港工资平均水平都很高,但很多人不知道公共交通发达的背后再有钱你出门该站地铁还是站地铁。
家里有矿的人除外。
朋友整天对着电脑什么的一动不动坐着。入职以来,平均每月胖一斤。
“上班长胖可以说是工伤了”,我调侃道。
她笑到抽筋,缓了缓说“编程的同学工资都是2字起步,忍不住发出羡慕的嘟嘟声”。
我:“XX行业才是挣钱飞速好吧,要说短期致富这个才是王中王行业”。
朋友觉得我俩工资不够看。
这里或许有个前提是:凭什么觉得自己值得更高的工资?
很简单。
我俩入职前都放弃了几个月薪更高的offer。
拒绝的理由千千万,不在乎是个人所属时间的考虑,还有精力的投放度。
有一点个人精致主义的味道。
不是很急着用钱,因此也毫不含糊的选了相对轻松愉快的工作。
大海很大,网也很多,不想费劲了,暂时翻身做了个咸鱼。
我俩戏谑自己道。
网上有个段子说:
这话听起来毫无毛病。
什么让我厌恶,什么就给我远离。所以我挣钱,所以我远离,所以我选择。
或者就干脆选择不会让我有远离的念头的,并且还有一些钱赚的?
目前是这个状况没错。
我妈妈其实常说:
人长大要处理的是事情而不是心情。
她把我放在图书馆养,却不要求我以“学习”为第一要义。
而我也明白,20岁以后的人生角色可能更多应该是“我得给身边人点什么给自己点什么来确定未来轨迹”。
工作求职大概就是在圈划一点未来轨迹。
谁都累,谁都不容易,谁都不是终极boss。对于累不累,如何累,怎么才能不累的把握其实在你做其他事之前已经有了答案。前期苦,可能后来甜:前期努力,可能后来求人的话就少说一句。
有些工作外圈人看着也开心。
比如在携程工作的朋友说,以后你们抢票用我的账号,不用抢直接购。又比如腾讯有腾讯福利,美团有美团福利,凤凰卫视有凤凰卫视福利。
但朋友说,你知道那种观点吗。
她在做就业的社会调查时发现不开心的言论也有很多,例如“虽然我没有证书没有学历没有技巧甚至没有长相,但我觉得我可以任意辱骂我的工作是因为:凭什么别人就过的那么好”。
我震惊。
“我颓废我消极我弱我可怜所以我有理”是真实存在的吗?
歪?那不是职场是菜市场吧。
就业始终是人生的一道必做题
其实作为一个文科生,就业于我始终是道陈述题。计算题我做的不好,但陈述题还OK。
卷子或者生活,都是。
先给自己设置一个答题标准框,框好自己不想去努力的方向,然后列出提前做好能够拒绝的抵御方法。
假如不想做某份高薪但不怎么对胃口的工作,OK,靠存款和其他进项也能快乐个三年五载的,就不去了呗。所以没有入职之前我已经有杂项月收入,这和充电宝、雨伞并列我的安全感来源前三。
这样答题会不会轻松一点?
工资不是烈火铁板。
没必要让它把我们弄成铁板鱿鱼。早做准备,就避免后面挨刀。
上面是关于“职场的不想要”。
关于“职场的想要”,目前我更倾向于追求阅历的丰富。会想要去确认,确认书写在“我的职场”这块的内容是由我完成并且自由完成。
这个空间无限大,我的笔触也是无限大。
别人强调的“获得”不重要,我自己有线有尺度,在衡量开始与终止。值得的就去大胆做,不做就什么也没有。
一切都是刚开始。
一切都是百废待兴。
所以或许当我们谈起“毕业生追求的终极目标”,月薪过万可能不是那么准确。
因为我是过万但我的追求不是。
这个思维应该是:当我们拿到工资,考虑“如何再产出再升值”可能比想着“我要如何花”更重要。而当你真的去考虑前者的时候,万不万,多少万,真的就只是个数字了。
年少有为是珍贵。
可岁月更爱年少时
你的坦诚你的莽撞你的热情。
成为有潜力的任何身份。
不做先有世界观再看世界的任何人。
抓住“自己”。
或许比抓住“成功”更成功。
IDP 留学第 74 届世界名校咨询会,帮你安排上啦!
IDP 世界名校咨询会一共在 5 个城市举办,分别是北京、武汉、广州、上海和南京。完全免费!!!!